回新聞公告
調整飲食作息 「胃」健康加把勁 [E] [X]
[ 2012/10/24 下午 09:28:15 ]

 

調整飲食作息 「胃」健康加把勁

氣候轉涼,是消化性潰瘍容易發生的季節;相關調查發現台灣地區約有10%至15%的人口患有消化性潰瘍,而潰瘍復發率更高達75%;在高壓忙碌的現代生活中,如何免於消化性潰瘍的威脅,是您必修的課題。

消化性潰瘍如何產生?

消化性潰瘍是胃的侵襲因子(胃酸、幽門螺旋桿菌、非類固醇抗炎藥等藥品)與防禦因子(胃黏液層、粘膜、細胞再生能力等)失去平衡所造成的。胃為了進行消化,必須分泌大量胃酸及各種不同的消化酵素,但酸具有強烈侵蝕作用,若粘膜層防護減弱或細胞再生能力不足,即造成粘膜受損;而粘膜缺損如深入下層組織,就是「消化性潰瘍」。消化系統中常見的疾病為胃與十二指腸潰瘍。

哪些是潰瘍因子?

1. 過多胃酸—胃液為強酸性(pH1~3),主成份是連金屬都可溶解的鹽酸,可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並防止食物腐敗與發酵。食物在強酸中進行分解消化,成為小分子以利消化吸收;然而胃酸調節機制運作失常,胃酸分泌過多,就會損及胃粘膜防護層。

2.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部分患者並無明顯症狀,但約六分之一的人會罹患消化性潰瘍,且胃癌發生率也較高,所以世界衛生組織(WHO)已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列為第一級致癌因子。幽門螺旋桿菌可利用酵素分解成鹼性的氨以中和胃酸,保護自己能在強酸環境存活。感染後,在其毒性因子作用下,幽門螺旋桿菌會造成發炎現象,導致胃蛋白以及胃酸分泌增加,進而形成消化性潰瘍。目前醫界研究推測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因人與人的傳播接觸而感染,或藉由直接口對口、糞口、不潔飲食等所傳染。

3. 藥物: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)—阿斯匹靈等非類固醇抗炎藥,會刺激胃液分泌,並改變胃粘膜表皮護障的透過性,使胃酸反滲而引起粘膜組織破壞,尤其本身具潰瘍病史者、更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。

4. 壓力—胃的活動受迷走神經及自律神經所調控,極容易受精神面及肉體面壓力所影響,沮喪或悲傷會讓胃的分泌減少,蠕動減弱,食慾不振,因此影響胃的正常防衛功能。

5. 菸、酒—尼古丁會直接影響潰瘍癒合,並造成極高復發率;酒精則破壞胃粘膜對抗胃酸的能力,亦會刺激過多胃酸的分泌,誘發潰瘍發生。

消化性潰瘍常見的症狀

1. 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,通常胃潰瘍多於飽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發生疼痛,十二指腸潰瘍則多於飢餓時疼痛,或在飯後2到3小時疼痛,有時甚至會半夜痛醒。

2. 有噁心嘔吐感,吐過後可解除疼痛。

3. 食慾不振,打嗝或脹氣。

4. 嚴重口臭,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潰瘍特別明顯。

5. 胸口有灼熱感,此現象是由於胃酸逆流所造成。

6. 糞便帶血,如由消化性潰瘍造成的黑便,表示潰瘍出血至少80至100cc。

保健您的胃該如何吃?

1. 乳酸菌、優酪乳—能改善腸道菌叢生態、維持消化道機能、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, 提升治療的成功率。

2. 蔓越莓—含前花青素及單寧質(Proanthocyanidins&Tannins)可防止幽門螺旋桿菌黏附於胃壁粘膜上皮組織。專業研究報告指出,蔓越莓所含的豐富維他命C及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類黃酮素,有助於抑菌,能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。

3. 螺旋藻—為鹼性食品,可中和胃酸,保護胃壁,並緩和潰瘍傷口之發炎反應;螺旋藻含8~12%的膳食纖維,可促進腸道有益菌生長。

4. 蜂膠—為天然的抗生素,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繁殖,減輕消化道潰瘍發炎及疼痛。

5. 膳食纖維—可調整腸道細菌的生態,抑制害菌孳生。

目前消化性潰瘍的診斷及治療已有相當進展,尤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潰瘍,已可在短期內治癒,也推翻了「一日潰瘍,終身潰瘍」的治療觀念。胃酸過多或壓力性的消化性潰瘍,是較難以根治的疾病,唯有學習減壓,改善生活品質,調整飲食習慣,作息有序,才能有效避免潰瘍復發。


       
文章轉載自文/劉敏慧(美兆專科諮詢中心主任)